2019年7月7日,由北京作家协会、北京老舍文学院、新蕾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周晓枫童话新作《星鱼》研讨会”在北京作协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北京文联党组书记陈宁,以及来自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市委宣传部出版处、新蕾出版社的领导和十余位文学评论家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星鱼》是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创作的首部长篇童话,也是作家继“2018中国好书”获奖作品《小翅膀》之后的第二部儿童文学作品,甫一出版,即获得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星鱼》主要描写了星星小弩为了追寻心中梦想,奔赴地球、坠入大海,化身大鱼鲸鲨后,却与孪生兄弟小弓意外失散,从此踏上寻亲之旅的故事。
会议由北京作协副秘书长李智明主持,围绕周晓枫的长篇童话《星鱼》一书的文学特点、多元主题、诗意表达等展开研讨。与会的专家、评论家们发表了各自的评论观点,会场内气氛热烈,不时响起阵阵笑声与掌声,整场会议既呈现出文学理论上的高度,又渗透着情感的温度。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首先发言。他表示:周晓枫擅长展开对于人、生命和生活等一系列基本价值的辩证与想象。在《星鱼》中,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友谊、理解和坚持,这些美好的价值只有在斟酌与选择中,在与其他价值相对碰撞和秩序中,才能够确立,才能散发出光芒。周晓枫没有“低估”儿童,她在让他们感受善良与美好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了解生活、生命的辽阔与复杂的机会。李敬泽认为,作为一名散文作家,周晓枫的笔墨中本身就具有童话的格调与气度,文字“光芒灿烂、晶莹剔透”,《星鱼》展现出了作家的个性风格,是一部高水平的儿童文学作品。
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认为,《星鱼》不同于周晓枫之前的作品,是一部气势磅礴、宏伟大气的著作,给予读者完全崭新的童话天地与童话视野。书中铿锵有力与柔情相结合的叙述,生动且恰到好处的语言,以及诉说和刻画命运时的那份激情与惊心动魄,都能让读者浮想联翩,跟随作者的创作思路去感受、思考、探索,从而获得巨大的阅读快乐。
儿童文学专家徐德霞认为,《星鱼》给儿童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气象,虽然采用了传统的“移步换景”的艺术手法,但其丰富性却不是一般童话可以比拟的。作品中融入了周晓枫对人生、社会、世界的思考,展现了海洋这一大社会的丰富与复杂,炫美与残酷。而主人公小弩身上所具有的“大爱”,它的责任与担当,尤其能打动读者。
评论家汤锐表示,《星鱼》是一部既厚重又轻盈的诗性童话,传递了对生命、哲学的沉思,充满了广阔的诗意和深切的情感体验,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儿童文学的艺术格局和表现力。她尤其提到整本书结构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它们串联起来,丰富了叙事节奏,像珍珠一般在大的故事框架中闪闪发光,体现了成人作家驾驭儿童文学的功力。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发言的关键词为“突破”。她认为,知名成人文学作家大量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是非常好的现象,或者说是一个现象级的文学事件,他们能为儿童带来更深邃、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星鱼》作为周晓枫的第二部儿童文学作品,完美实现了文学视角上的突破,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突破,想象力的突破,以及作家自身创作门类和领域的突破,对中国的原创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补充,同时也让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缩小了距离。
《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任刘琼认为,周晓枫的写作具有两性——智性与感性。智性的价值体现在她始终持有的、对未知的探索和体验,对于自己生命的定位,以及短暂迷失和做出选择之后的“不后悔”;而感性贯穿于大量的细节之中,是用准确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生活重构,并讲述出来。在《星鱼》中,周晓枫将两性(智性与感性)完美结合,将两心(童心和真心)真诚、真实地表达,这点十分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