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您的位置: 主页 > 著眼大時代講好“小故事”才能有影視精品

著眼大時代講好“小故事”才能有影視精品

  8月19日,全國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在北京舉行,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麥香》,以及廣播劇《“事兒媽”宋小娥》3部重慶作品獲獎。

  這3部獲獎作品是如何創作完成的?此次獲獎對之后的文藝創作有何借鑒意義?8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獲獎作品主創人員。

  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

  力求每一個細節都有據可依

  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以劉少奇的真實人生故事為框架,展現了劉少奇從一個懵懂的山鄉伢子成長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的人生歷程。

  作為國內首部全景展現劉少奇人生歷程的影視劇作品,《共產黨人劉少奇》首次披露大量鮮為人知的珍貴史料和生活細節,如劉少奇作為溫情的丈夫、慈愛的父親的一面。

  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電視運營中心副主任楊敬東介紹,該劇歷經近4年的策劃籌備、4個多月的拍攝、10個多月的后期制作,經過多次審查修改,不斷打磨、完善,最終以46集的成片登陸央視。

  “歷史真實是大型革命題材電視劇的關鍵所在。”楊敬東介紹,在創作前期,主創團隊搜集了大量有關劉少奇生平的各種影像資料,主創人員不斷揣摩制景、道具,以及服裝、化妝的呈現方案,力求每一個細節都有據可依﹔當劇情涉及到重大歷史事件時,主創團隊查閱史料,反復比對,並征詢黨史及文獻專家的意見,保証歷史真實。

  “《共產黨人劉少奇》以劉少奇的個人經歷為視角,全景式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時代風雲、跌宕起伏的革命歷程、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楊敬東告訴重慶日報記者,近年來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先后拍攝電視劇《毛澤東》《海棠依舊》等重大歷史革命題材影視劇,希望觀眾在觀劇中感受精神的力量。

  電視劇《麥香》:

  以普通農民視角展現軍旅情懷

  電視劇《麥香》以江南農村落雁灘這樣一個南方小鄉村為背景,以男女主人公長達幾十年的人生起落和情感悲歡為敘事主線,通過人物的成長經歷,反映了時代的風雲變幻。

  該劇在央視播出期間,以1.31%的平均收視率榮獲上半年央視一套黃金檔收視冠軍。

  一部寫農村、農民的作品,為什麼會給當下觀眾如此強烈感受?“作為一部向新中國70華誕的‘獻禮劇’,《麥香》特別聚焦退役軍人與軍屬群體。”重慶電影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鄉村戲”有很大的區別,《麥香》為農村題材劇的創作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電視劇《麥香》以表現退役軍人風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以女主人公麥香的命運為主線,將麥香對軍人榮譽的執著捍衛與追求貫穿全篇。作品至始至終透視和展現的那種軍人情結和軍旅情懷,作為一種精神始終在感動和感染著觀眾。

  廣播劇《“事兒媽”宋小娥》:

  創作靈感來源於身邊的真實故事

  奶奶平靜、沉穩而慈祥的聲音,小娥天真活潑歡快的童聲,夾雜著旺旺旺的狗叫、咯咯咯的雞鳴聲……獲獎作品廣播劇《“事兒媽”宋小娥》開場一幕,便為聽眾勾畫出了一幅雞犬相聞、簡單恬靜的農村院落場景。

  《“事兒媽”宋小娥》以一個母親的口吻,講述一個愛管“閑事”的小女孩兒宋小娥從農村到城市后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作為該劇的主創之一,重慶市萬州區廣播電視台副台長潘海琳談及《“事兒媽”宋小娥》創作初衷時介紹,這部兒童廣播劇創作靈感來自2018年夏天一個在朋友圈刷屏的小視頻:萬州一家商場門口,有個背著書包的小男孩拿著瓶子,數次往返商場接水,仔細地為一個街頭流浪漢清洗手和腳,最后倆人還揮手道別。

  “為何來來往往的人中,隻有一個小孩子對流浪漢抱有同情心?如果是我,會像小男孩這樣做嗎?”順著這個思路,潘海琳和同事們一起提煉出故事的主題,塑造一個孩子的形象,用孩子的童真和單純反襯出大人的麻木和世故,顯現出善心和關愛的可貴。

  推動更多重慶作品獲獎:

  必須著眼大時代、大主題

  如何推動更多的重慶電視劇、戲劇作品在競爭激烈的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勝出?

  “影視創作要堅持原創精品路線,避免‘跟風’‘同質化’‘走老路’。隻有著眼大時代、大主題,同時講好‘小故事’,才能打造出影視精品項目。”重慶電影集團相關負責人認為,影視創作在表達創作主張的同時堅守文化導向、傳播主流價值,這既是影視創作者應有的使命與擔當,也是優秀影視作品的真正靈魂所在。本報記者 王麗

(責編:陳易、張祎)

上一篇:城堡的故事:浪漫爱情,鬼魂传说和残酷历史
下一篇:讲出“我和我的祖国”小故事,请你看国庆档新片

您可能喜欢

回到顶部